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宛如飛翔』讀後感想

 

最近很認真的讀了司馬遼太郎的宛如飛翔

很認真、但是還是沒讀完

因為沒時間去圖書館把後面的借回來

不過即使沒看完也可以有感想

感想如下

首先

希望中國那個半文盲習近貧請人讀這本書給他看

因為這是講失業人口過多的國度要怎麼解決難關的故事

因為共匪搞出來的經濟問題的嚴重程度遠遠超過當時的日本

因為可能會見證到落後野蠻的恐怖內戰紛爭

因為中國極有可能淪落到人吃人的黑暗時代


話說、當坂本龍馬的理想實現

幕府退位大政奉還、明治維新時代展開的同時

最要命的事情發生了

三百萬的士族全數失業了

拿把刀捍衛自己榮耀這件事由湯姆克魯斯在電影中演出時很好看

但是當國家擺明不再需要這三百萬人時
就埋下了三百萬顆不定時炸彈


士族、簡單說就是武士階級

德川政權把日本分割成三百個大大小小的藩國

每個國家都有武士在支撐著藩主

這些人不事生產就靠老闆發薪水

當然一但有事就要拿刀上戰場

但是國家進入現代化、不再需要這些落伍武士的時候

社會最痛苦的轉型期就開始了


當時主政當家的大人物不是沒想過要怎麼解決失業問題

西鄉隆盛的提議就是征韓

派出兵馬去作戰

用戰爭解決這些「多餘」的人口

現在看來這種提議蠻蠢的

但是當時日本人普遍想法是俄羅斯對亞洲虎視眈眈

不只對日本、對中國(應該說清國)也是同樣充滿野心

加上那時的韓國腐敗至極、對日本態度更是無禮鄙視

不如就先下手為強

藉由對韓作戰、喚醒清國的警覺

然後日清可以一起對抗北極熊的侵略

不要笑

西鄉隆盛真的就是這樣想的

他誠心誠意的希望點燃戰火

方法就是由他出任大使、前往朝鮮

對韓國政府提出主動挑釁

壯烈的死在韓國人手上

用這類似自盡的方式來引爆戰爭

但是這個瘋狂的主意讓日本內閣裡的理智之士擋了下來

諸多大臣都試圖解釋給西鄉隆盛了解

日本當時只有兩艘能算得上是軍艦的船

而這兩艘所謂軍艦在西方列強眼裡都是垃圾船
當時的日本完全沒有豐臣秀吉時代的國力

(幾乎是同樣的理由、秀吉末期曾派軍入侵朝鮮)

根本連渡海能力都沒有、更別提登陸作戰了

更慘的還在後面

明治天皇的中央政府負債累累、連還錢能力都沒有

負責財政的大臣心裡思思念念的是怎麼再去跟英國列強借錢

渡過下個月的發薪日

在這時候發動征韓作戰?那是笑話、神話和廢話

沒批評說是屁話的原因是提出那想法的地位崇高的西鄉隆盛

絕大多數人對他只有尊敬、沒人討厭他、不敢講髒話

但是對人格的尊崇和政策能否執行是兩回事

身為第一大臣卻提出可能會毀滅國家的政策

這就導致日本內閣成員分裂成兩派

願意面對現實的就跟著實質掌權者大久保利通

想要神人合一、道德高尚的就跟著西鄉隆盛

最後、非常不幸的是一場無法避免的內戰

也就是稱為西南戰爭的無意義戰爭

故事最後的最後

西鄉隆盛以殉道者的姿態死去

日本恢復和平統一

一堆武士為了自己的理想去死

藉由戰爭減少人口、內閣「處理」了失業問題

太過幸運的日本

把戰爭局限在某些團體、偏遠九州地區、以及短暫時間之內

所以痛苦沒有延續太久


而且

更幸運的

引進西方先進思想同時伴隨而來的現代化社會也帶來無數創新的工作機會

漸漸的把三百萬失業武士的痛苦淡化轉移

這點是我認為當今中國和當時日本最大的不同點

日本對於接受他國新進文明的柔軟彈性遠遠超越了中國這食古不化的頑固石頭

接受新的思維才能創造新的機會

當時的日本人甚至連所謂的西方思想是什麼都沒搞清楚

就對他國的進步充滿憧憬

比如說西鄉隆盛根本沒去過外國、也沒讀過翻譯書籍、就從朋友部下的敘述中理解外國的一切、再用自己的想像力來彌補

最後創造出許多『和製的西洋思想』

但是、重點是這樣居然也行得通

日本就這樣接受了先進的外國文明來改進日本社會



相較之下

中國那種死抱著習近平的屁話(=共產黨的鬼話)來過日子的方式是沒有前途可言的

更慘的是

以我所見到的中國人發表的言論來看

即使已經逃離共匪統治來到西方世界自由國度

中國人腦袋裡面依然只有共匪洗腦的那些狗屎

所謂海歸派就是去外國學校混個幾年、拿個學歷

他們唯一願意想要學習的就是賺錢方式

美歐多元的人文思想民主政治理念根本不曾進入中國學子腦袋

不是中國人比別的民族更笨更蠢

而是中國制度不允許人民思考

長久下來、中國的問題就是無解

最簡單易懂的例子就是香港

以前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精彩無比的東方明珠

在短短二十多年的中國共匪統治之後
香港人民通通閉上嘴巴、什麼都不敢講、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會說了

然後呢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首變成一灘死水

就不知道有沒有像張愛玲這樣的偉大作家可以寫出另外一篇傾城之戀

看看是否可以再用一個城市的毀滅成就另一段偉大的愛情

當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國毀滅不是一個兩個城市

是一整個國家、或者說一整個民族

先是精神、再來是經濟、最後就是肉體的實際死亡


所有的資料影片都顯示上海深圳廣州等超級都市都猶如死城

俄羅斯傳出來的恐怖資訊:

『中國其實只有八億人口

四年疫情製造的死亡數以億萬計』

恐怕是真的了!

一個國家死亡人數達到三分之一

失業人口又達到二十趴

那這國家的內戰條件早就已經達到

(不是內亂、是內戰)

想想、習近平也不用讀『宛如飛翔』了

去讀歷代中國朝代更迭時的戰爭歷史吧

死亡半數人口的慘烈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美好傳統

身在台灣的台獨份子會很愉快地觀賞這段過程的






















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

關於北海道的雜想

            (維基百科上的外太空北海道照片)

剛去玩過、覺得美好動人的舒適

所以來寫幾個關於北海道的雜談

首先是歷史

北海道一開始的設定有點像是澳洲

就是流放的囚犯都送往這極寒之地

我說的不是網走那超有名的監獄

而是明治維新前、進入倒幕時代

全日本的武士都跑到京都來

有的想要救國、有的是想要殺洋人、有的厭惡德川幕府、有的是德川家的擁護者

結果就是京都陷入隨時都有人鬥毆的不安狀態

於是幕府在京都設立了新撰組維持治安


這些類似捕快的組員平時在街道上巡邏
遇到浪人就上前盤查

要是敢反抗就一刀幹掉

這時坂本龍馬看這些愛國志士死的莫名其妙

就跟自己的老師勝海舟提議說不要這樣亂殺人

建議幕府給這些志士一個機會、把人送到北海道去墾荒就好

結果龍馬派去勘查土地資料的部下選在嚴冬大風雪時期去

當然、不出意外、他們覺得這地方根本是地獄

認為老大的想法太過天真

回到京都後不願回去海軍訓練塾報到

轉而去跟提倡暴力倒幕幫派勾搭

結果被新撰組殺得乾乾淨淨

這個將浪士派往北海道開墾的提議就從此胎死腹中了


重點是這樣的想法並非只有龍馬想過

西鄉隆盛也曾想過這招

明治維新建立新政府後

一堆又一堆的失業士族天天在那邊抱怨東抱怨西

不去找新工作、就想要過去武士的榮耀

所以一直有人想說把這些社會的不定時炸彈丟到北海道去

西鄉隆盛也是其中一人

但是想歸想、要做到真的很難

當時的日本人印象中

就覺得北海道是個他媽的鬼地方

白痴神經病才要去

這想法一直到美國人來到才全面的改觀

先說、北海道有今天的發展首先要感謝的人是麥克阿瑟將軍
當大戰結束

麥克阿瑟喜出望外的得到羅斯福指定、來到日本當總督

他一直以為這位置是尼米茲的

因為羅斯福總統是海軍出身

依照史迪威將軍的說法

『羅斯福永遠把海軍當作掌上明珠、把我們陸軍當作狗娘養的』

至於為什麼會是狗娘養的來當總督

我猜原因很簡單

跟戰前麥克阿瑟當菲律賓總督是一樣的

羅斯福討厭麥克阿瑟

希望他滾得越遠越好

而麥克阿瑟的個性也適合這種類國王的職位

高傲到幾乎連柯文哲都比不上的人格特質讓他非常適合亞洲

尤其非常適合日本


為什麼說北海道人必須要感謝麥克阿瑟呢?

因為二戰結束後

蘇聯神經病似的拼命的不斷拓展疆土

他們已經擁有世界最大的國土了還要拼命搶、真是有病

蘇聯共匪甚至做出一個無恥到極點的提議

就是由蘇聯佔領北海道

由英國佔領四國

讓中國佔領九州

最後、出力最大的美國佔領最大塊的本州

當然這種沒本生意提議是不會有人鳥他們的

但是無恥的最高境界就是蘇聯

史達淋派蘇聯代表團進入東京

象徵聯軍共同擊敗日本

(就像在歐洲、美英法俄四國聯合分割柏林)

到了東京的蘇聯代表團大使囂張的去通知麥克阿瑟

算是知會他一聲

告訴麥帥、紅軍即將登陸佔領北海道

作為聯軍的共同行動

他強調紅軍是來幫美國的忙

讓你們不用傷腦筋管理那麼大面積的土地


結果麥克阿瑟冷冷的回答蘇聯大使

『你給我聽好

只要有一個紅軍士兵敢站上北海道土地

我就把你們在東京的每一個蘇聯人都關到監牢裡去

你可以試試看我敢不敢』


台灣諺語說

強怕勇,勇怕雄,雄怕沒天良,沒天良怕去堵到神經沒正常

蘇聯人走到哪都是軟土深掘

不過一但遇到比他們狠的角色

他們的殘忍就會消失了

麥克阿瑟一生中、不知道有多少次、在沒有任何防護的狀態下前進到最前線

當士兵趴在戰壕裡、連頭都不敢抬起來的情況下

看著這位超級不正常的麥克阿瑟瀟灑的在那邊逛街

心裡極度不可思議想著『日本鬼子為什麼不一槍斃了他?』

這樣不正常的咖洨不管多強多勇多雄多沒天良的壞人也會怕

於是北海道幸運的逃過劫數

數數地球每一個曾被蘇聯佔領過的國家、地區

姦殺擄掠都是最低消費而已

現在每一個東歐國家都拼死加入北約、都立法禁止共產主義

因為他們經歷過俄羅斯的統治

知道這世界最恐怖最變態最垃圾的國家就是前蘇聯現俄羅斯

所以我說北海道人或者說日本人最該感謝的就是麥克阿瑟


離題說一下俄羅斯人的欺善怕惡

二戰期間

邱吉爾和史達林曾有過一次會議(美國還沒參戰)

當時諾曼第登陸還沒實施

英國自顧不暇

沒有多餘力氣去攻擊歐洲大陸上的納粹帝國

被納粹大軍打到要亡國的史達林超不爽盟友遲遲沒打開第二戰場

對邱吉爾講了堆垃圾話

說英國人小孬孬、沒種、雞雞很小條之類的話

邱吉爾沒等翻譯全部講完就破口大罵

把史家的上下三代的全部女性都問候了一輪

言語之髒、蘇聯翻譯根本不敢翻成俄文說給史達林聽、因為他不想要被拖出去槍斃

被邱吉爾氣勢嚇到的史達林說

『我不知道你說了什麼、但是我非常欣賞你的態度、讓我們繼續合作對抗希特勒那狗娘養的吧』

說了跟北海道無關的故事是要說明

對付共匪就是要強硬

要兇狠

而且絕對要比那些王八蛋更兇更狠更強硬

對共匪軟弱的結果

不是烏克蘭就是中國


說完不相干的對共匪態度問題之後回到主題

另一個影響北海道發展的人物的美國人就是克拉克博士

克拉克就是超人在地球的化名

超人出現的地方就會充滿奇蹟
所以北海道的發展會那麼好就因為超人曾經來到這幫忙開墾

好、以上幹話


話說日本維新時代展開

新政府組成之後

一半內閣閣員的工作就是立即出國考察

從美洲到歐洲

從德國到法國再到英國

只要是先進國家就有一堆日本人四處觀察學習

賈伯斯名言『求知若渴、虛心若愚』就是在形容這時代的日本人

他們急著把新知識帶回到日本

從根本去改造國家

覺得自己學得實在還是不夠的日本官員們

乾脆就把洋人請回國去

其中一位就是克拉克博士


他來到北海道大學、名義是副校長、不過師生都知道、真正的校長就是這位偉大的博士

克拉克博士待在北海道的時間其實不長

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克拉克博士帶給北海道的不只是植物學的知識

最重要的是他激發了日本學子的能量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名言

Boys, be ambitious』

男孩們、要充滿雄心壯志

激勵學生不要因為是鄉下學校就妄自菲薄
而是要學習基督的精神、全心的奉獻這個社會這個國家

克拉克博士的銅像成為新北海道的象徵

我查資料之後的感想是克拉克博士對日本的實質幫助沒有很大

但對於激勵北海道學子方面帶來極大的震撼

不只對學生、也對於剛開始進入新世界的國家人民充滿正面影響


對了克拉克博士對日本的絕佳影響還有一個

他規定學校伙食、除非是咖喱飯

其餘料理都不准吃米飯、通通要吃麵包

這種強力的西式飲食文化的引進方式

讓咖喱飯瞬間流行到全日本去

也讓開始西方肉食料理讓日本人的體魄變得強大


說到咖喱飯

洋蔥、馬鈴薯、胡蘿蔔通通都在北海道大量生產

這幾種養活了數以千萬計的百姓的蔬菜

已經成為日本不可或缺的食物

北海道作為日本糧倉的重要性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顯得更為重要

今年日本米荒事件也讓北海道稻田顯得格外具有戰略價值

然後

短短五天之內從道南跑到道中

看到北海道河水之豐沛

了解日本先賢規劃國土時的用心

以及對於土地保育工作的認真

加上天氣變遷的種種後座力

北海道的未來真的充滿潛力